《孙子兵法》:“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冷静的智,稳决策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句出自《孙子兵法·火攻篇》的箴言,如黄钟大吕,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仍振聋发聩。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决策中情绪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提醒着统治者与将领,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必须保持冷静理智,切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贸然发动战争,否则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怒而兴师:历史上的惨痛教训
翻开历史的画卷,因怒而兴师导致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犹如一记记沉重的警钟,时刻警示着后人。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报父仇,在击败越国后,没有听从伍子胥“彻底消灭越国”的明智建议,而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又因越王勾践的卑躬屈膝、献上美女西施等手段而怒气渐消,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逐渐恢复。而夫差却在国内大兴土木,沉迷酒色。当勾践趁吴国北上与齐、晋争霸,国内空虚之际,突然发动进攻,夫差仓促应战,最终兵败身亡,吴国也随之灭亡。夫差正是因一时的愤怒消散和骄傲自满,失去了理智判断,未能及时铲除越国这一心腹大患,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闻讯后,悲愤交加,怒不可遏,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执意兴兵伐吴。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一心只想为关羽报仇,完全忽略了东吴的实力和自身的战略利益。在战争初期,刘备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军队陷入了东吴的防御体系之中,久攻不下。而东吴则凭借陆逊的卓越指挥,采取火攻战术,大破刘备的七百里连营。刘备惨败而归,元气大伤,不久便在白帝城病逝。这场因怒而兴师的战争,不仅没有为关羽报仇,反而使蜀汉遭受了重创,从此失去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
二、冷静之智:洞察局势的慧眼
与怒而兴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拥有冷静智慧的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洞察敌我双方的优劣,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国则乘胜追击,企图一举灭掉赵国。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求救。在楚国的朝堂上,毛遂自荐跟随赵胜前往。起初,楚王并不愿意出兵相助,赵胜与楚王谈判许久,毫无进展。这时,毛遂按剑上前,慷慨陈词,分析了秦国的野心和赵楚两国联合的必要性。他言辞犀利,气势逼人,但始终保持着冷静理智,没有因楚王的傲慢和拒绝而愤怒冲动。最终,毛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说服了楚王出兵援赵。赵楚联军形成后,秦国不得不撤兵,赵国得以保全。毛遂在关键时刻的冷静表现,展现了他卓越的洞察力和决策能力,为赵国化解了一场灭顶之灾。
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然而,东突厥趁唐朝内部局势不稳,率领大军南下,直逼长安。当时,唐朝刚刚经历了一场宫廷政变,国力尚未恢复,许多大臣都主张与东突厥求和,甚至迁都以避其锋芒。但唐太宗李世民却冷静分析局势,他认为东突厥虽然来势汹汹,但内部矛盾重重,且长途奔袭,粮草供应困难。于是,李世民决定亲率大军,在渭水便桥与东突厥可汗颉利对话。他镇定自若,不卑不亢,向颉利展示了唐朝的实力和决心。颉利看到唐太宗如此沉稳,心中不禁有些畏惧,最终与唐朝签订了渭水之盟,班师回国。此后,唐太宗积极发展国力,训练军队,几年后,派李靖等将领出兵东突厥,一举将其灭亡。唐太宗在面对东突厥的威胁时,没有被恐惧和愤怒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分析,果断决策,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稳决策:成就大业的基石
冷静的智慧最终要体现在稳决策上,只有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一番大业。
在现代商业领域,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深谙“主不可以怒而兴师”的道理,他们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挑战时,始终保持冷静理智,做出稳健的决策。例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面对美国的多轮制裁和打压时,没有被愤怒和情绪左右,而是冷静分析局势,制定了“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国内市场”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华为凭借着这些稳健的决策,在困境中不断突围,不仅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发展,还在5G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
在政治领域,国家的领导人更需要具备冷静的智慧和稳决策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各种矛盾,他们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决策。例如,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避免了因冲动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这种冷静理智的外交策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传承冷静智慧,铸就美好未来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这句古老的箴言,不仅仅适用于战争领域,它对于我们个人的生活、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治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挫折,容易产生愤怒和冲动的情绪。但如果我们能够汲取《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学会在愤怒时保持冷静,在困境中洞察局势,在决策时稳健慎重,那么我们就能够避免因情绪失控而犯下的错误,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让我们传承这份冷静的智慧,以稳决策为基石,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事业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共同铸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只有稳健的决策,才能让我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辉煌的足迹。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军事经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它由春秋时期的孙武所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中所包含的谋略思想、处世智慧,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本书的全名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其中,“三十六计”是孙子在军事上的应用策略,而“孙子兵法”则更倾向于理论阐述。全书共有13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每篇都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军事案例和智慧故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理论。此外,本书还配有了大量的插图和注释,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本书还可以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和哲理,让读者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七星配资-股市配资技巧-在线配资炒股平台-短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