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大吉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图片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养派生 食补胜药补·练功百病消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写自1700多年前的智慧《黄庭经》,这可不是普通的古书,它藏着一套关于生命健康和长寿的密码。说起《黄庭经》,那可是道教里头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成书时间大概在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活得更久更健康。这本经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强调通过自身的修炼来掌控生命。它主要讲的是人体内部的景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景,还教你怎么通过呼吸、打坐这些方法来保养身体。
可以说它不仅是一部养生宝典,更是蕴含着深刻哲学和医学智慧的文化瑰宝。《黄庭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两个词:内景和内修。什么叫内景?简单说,就是古人想象中我们身体里面神奇的世界,他们把我们的五脏六腑、经络穴位,甚至想象中的神灵都描绘得活灵活现,觉得人体就像一个小小的宇宙,充满了精妙的构造和运行规律。而内修就是教你如何通过特定的方法,比如调整呼吸、活动肢体、静心冥想来调和你的身心,提升你体内的能量,最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奥?但仔细想想,跟我们现在提倡的身心平衡、积极心态是不是有点像?别看《黄庭经》是古代的书,但它讲的道理放到今天依然很有用。它特别强调身心要平衡,心情不好、压力大,身体肯定也跟着遭殃,这不就是现代人常说的“身心同源”吗?它还提倡顺应自然,用自然的力量来恢复健康,比如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这跟我们现在推崇的自然疗法是不是很像?而且它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头疼脑热可能跟肝气郁结有关,这整体观念现在中医也这么强调。最重要的是它鼓励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行,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
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
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
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
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
千灾以消百病症,不惮虎狼之凶残,
亦以却老年永延。
咱们来看《黄庭经》的第一章叫《上清章》,这一章开篇就给你画了个“大饼”,描绘了上清仙境:紫霞缭绕,太上大道、玉尘君这些神仙般的地方,一下子就把你带入了一个神秘庄严的氛围里。它告诉你,这本《黄庭经》可不是随便写的,是神仙级别的御书,值得你好好研究。而且它还直接告诉你,只要你按照经文去修炼,就能消除灾难、治愈疾病,不怕老虎狼狗的凶猛,还能延年益寿,甚至飞升到天上去。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心动?别急,后面还有更精彩的。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
后有门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
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
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胪间,
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门。
第二章《尚有章》开始构建一个更具体的人体模型了。“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门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是不是感觉像在看人体穴位图?古人把我们身体的各个重要部位,比如头顶、关元穴、左右两侧、背后、前面都对应上了天上的星辰和方位,他们还描述了气血在体内怎么流动,像“紫烟上下七窍通”,最后汇聚到丹田。丹田的概念,大家可能听说过,我们常说的“气沉丹田”,古人认为这里是人体能量的中心,非常重要。这一章就是把我们身体看作一个小宇宙,跟天上的运行规律是相通的。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
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
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
雷鸣电激神泯泯。
第三章《口为章》专门讲嘴巴和舌头。古人把我们的口腔比作浴池,意思是说这个地方要保持清洁滋润,就像一块美玉一样。他们还特别强调唾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认为它很有营养,叫“灵液”,所以他们提倡“漱咽灵液”,就是说要多含漱口水,然后慢慢咽下去,据说能强身健体、美容养颜。想想看,我们现在都知道唾液有抗菌、消化的作用,古人1700多年前就能提出这个观点,是不是挺厉害的?而且他们还说如果能好好修炼这个口部,就能登上广寒宫,昼夜不眠也能成真,这境界,啧啧,够高。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
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篇闭两扉,
重扇金关密枢机。玄泉幽阙高崔巍,
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
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
灵台盘固永不衰。
第四章《黄庭章》终于说到“黄庭”了,这可是《黄庭经》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古人把我们的腹部,特别是肚脐周围的地方,想象成一个华丽的宫殿,叫做“黄庭之宫”,里面住着穿着锦衣、紫华妃裙的仙人,还有各种精气神。他们认为这个黄庭宫是人体能量的中心,是生命的根本,所以修炼黄庭就是要守护好这个宫,让里面的精气神充足旺盛。“灵台盘固永不衰”,意思就是说只要把黄庭功修炼好了,就能固本培元、增强体质,不容易生病,生命力也更强。这跟我们现在说的锻炼核心肌群、加强内脏功能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
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曜字威明。六府五藏神体精,
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第八章《心神章》把目光聚焦到了心脏。古人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统领全身,所以心神非常重要。这一章就给每个脏腑都配了一个神仙的名字和字,比如心神叫“丹元”,字“守灵”;肺神叫“皓华”,字“虚成”;肝神叫“龙烟”,字“含明”等等。连肾脏都叫“玄冥”,脾脏叫“常在”,胆囊叫“威明”。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古人看来,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神灵在管理,而且都跟我们的心神息息相关。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得让心神安定,让各个脏腑的神灵都各司其职、和谐运转。这跟我们现在说的保持心情平和、关注心理健康是不是也是一回事?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
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
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
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
用之不已形不滞。
第九章《肺神章》专门讲肺。古人把肺比作“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头顶的伞盖,用来遮阳挡雨,象征着保护和重要性。他们说肺部有一个童子坐镇,负责调气,这“调气”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这一章就强调了呼吸的重要性:“喘息呼吸体不快”,也就是呼吸不顺畅,身体就会不舒服。怎么办呢?“急存白元和六气”,就是赶紧通过呼吸来调和气息,让身体恢复活力。所以这一章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比如深呼吸、腹式呼吸,这对保养肺部、增强体质非常有帮助,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吐纳养生吗?
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
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
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
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
久久行之飞太霞。
第十章《心神章》继续深入探讨心脏。这次古人把心脏比作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生机。他们说心脏负责调和寒热,让身体的“荣卫”(也就是气血)保持平衡。心脏生病了或者情绪不好,往往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身体不适。所以这一章强调要“调血理命”,通过调养心脏,让血液循环畅通,身体才能健康。而且他们还说即使到了临死的时候,呼喊心脏的神明也能让人苏醒过来,这说明心脏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多么关键的角色。所以保持心脏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
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
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
百病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
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第十一章《肝神章》轮到肝脏了。古人把肝脏想象成一个翠绿色的宫殿,充满了生机。他们说肝脏是聪明的源头,主管眼睛的明亮和思维的敏捷。肝脏不好,人就容易眼花、头晕、烦躁易怒。所以古人认为肝脏跟情绪关系很大,是“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这一章就强调了疏肝解郁的重要性。如果肝脏出了问题,可以通过7天的修炼来恢复,甚至在垂死的时候念诵肝脏的神明也能起死回生。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但至少说明了古人非常重视肝脏的健康,认为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保养至关重要。
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
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
苍锦云衣舞龙蟠,上致明霞日月烟。
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
使人长生升九天。
第十二章《肾神章》讲的是肾脏。古人把肾脏比作“玄阙”,就是神秘而深邃的宫阙。他们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是藏精纳气的地方,关乎生命的根基。肾功能不好,人就容易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早衰。所以这一章特别强调肾脏的重要性:“肾脏是六府之根”,也就是身体各种液体的来源。如果肾脏出了问题,“百病千灾从此起”,所以要“急当存”,赶紧通过修炼来保存肾精。他们甚至说修炼肾脏可以使人长生、升九天,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说明了古人对肾脏健康的极度重视。现在我们常说的补肾,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裳里,
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
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
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赢无病伤,
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
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
长生高仙远死殃。
第十三章《脾神章》讲的是脾脏。古人把脾脏比作“戊己土”,跟五行中的土属性相对应,他们认为脾脏是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食物、运化水谷精微的关键器官。脾不好,人就容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所以这一章强调了健脾的重要性:“脾脏能消谷散气”,帮助消化食物、散发浊气。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出现“虚羸无病伤”,也就是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所以要通过修炼来增强脾胃功能,让身体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保持健康。这跟我们现在说的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是不是也是一致的?
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
雷电八振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
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
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
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威明乘庆云,
役使万神朝三元。
第十四章《胆神章》讲的是胆囊。古人把胆囊比作“六腑之精”,地位很高,他们认为胆囊主管决断,是勇气和决断力的来源。胆囊不好,人就容易胆怯、犹豫不决。所以这一章强调了胆气的重要性:“胆能射虎兵”,就是控制身体的气力。如果胆气不足,人就缺乏勇气和决断力,所以要通过修炼来增强胆气,让自己变得勇敢果断。他们甚至说“能存威名成庆云,亦使万神朝三元”,这当然是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古人认为胆囊对于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
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
身披凤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
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
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
神生腹中衔玉珰,灵注幽阙那得丧,
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最后一章《上睹章》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升华。他们说要看到“三元”(精气)神像连珠一样,相互联系、共同作用,要让“五藏”(五脏)的正气充满身体,照亮整个身体。他们还说“子存内黄与我游”,就是说要与内在的圣贤神灵相伴,一起修行,最终的目标是达到“生虚无”,也就是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和永恒。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身心的高度和谐,最终实现生命的升华。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黄庭经》虽然古老,但它讲的很多道理,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很有价值。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身心保健方法,从呼吸吐纳到情绪调节,从饮食起居到精神修养,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它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比如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保持乐观、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些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古书,更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实用的养生方法,也可以借鉴其中蕴含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现代的生活。不妨尝试着走近它,感受一下这份来自千年的智慧魅力,也许它能为你开启一段全新的健康旅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七星配资-股市配资技巧-在线配资炒股平台-短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