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荔枝是夏日里的一大美味,它不仅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还是中医眼里一味珍贵的良药。
图片
荔枝性温,味甘、微酸,成熟于盛夏极阳之时,得天地火性精华,是多数水果中少有的“纯阳之果”。
夏天人体阳气发散,适当吃点补阳气的食物,有助于清除体内阴寒,储备阳气,给身体打下好底子。尤其适合阳虚、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现在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最佳时机,如果食用得当,可以将它补阳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对身体的补益效果也十分明显。今天,百草君分享大家三种吃法,让你收获更多健康。
荔枝浑身上下都是宝
荔枝的果肉、果核、果壳都有很强的功效,用对了能滋补脾胃、清热利湿、行气散结,驱寒止痛...好处太多了。
荔枝肉
图片
李时珍评价荔枝是“炎方之果”,气味纯阳,入心、脾、肝经,能滋补脾胃、益气血。果肉的甘味属土,能让脾气更旺盛,生化气血的力量更强。
夏季,很多朋友出现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情况,就可以用荔枝肉帮助改善。
荔枝壳
图片
荔枝壳性味苦寒,归心经,可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痢,止血。常用于治疗痢疾、血崩和湿疹等症。
《纲目》:"痘疮出发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荔枝核
图片
不起眼的荔枝核,实际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荔枝核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肾经,有散寒止痛、理气散结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疝气痛、睾丸肿痛。
《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核能“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如果吃了寒凉食物导致腹部胀痛,消化不良,胃脘痛等情况,也可以用荔枝核进行调理。
《本草备要》中也提到荔枝核“辟寒邪,治胃脘痛”。
荔枝三种吃法最养生
荔枝肉(蒸)-滋补脾胃
做法:荔枝7颗去壳,碗中不加水,蒸30分钟。蒸后热性大减,适合体寒、脾胃弱的人。
隔水蒸过的荔枝,自带滋阴效果,果肉甜味也更柔和,增强了滋补脾胃之效。
荔枝壳(煮水)-清热降火
做法:5~10颗荔枝壳,洗净后加水煮20分钟后,代茶饮用。荔枝核(煮水)-行气散结,驱寒止痛
做法:碎荔枝核一小把,加水煮10分钟即可饮用。
注意: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易过敏人群要少量吃荔枝。
参考文献:
[1]姚欣艳. "小暑节气的养生要点." 保健与生活 13(2024):26-27.[2]孙庆. "小暑节气的养生保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7(2022):2.[3]布丁.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知音漫客 14(2022):34-37.
[4]谢英彪. "常见病如何"冬病夏治"." 老年健康 8(2010):2.
[5]郭晓燕, 薛鸿浩, and 张惠勇. "又到"冬病夏治"时." 家庭用药 (2016).点击关注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
设置星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七星配资-股市配资技巧-在线配资炒股平台-短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